欢迎光临!创新素质教育网

教育部:用最严格的监管来确保学生舌尖上的安全

作者:管理员 来源:微言教育 人气:1185  评论:0 标签:

 

教育部:用最严格的监管来确保学生舌尖上的安全

来源:微言教育

8月29日上午,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,介绍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有关情况。教育部督导局局长何秀超说,今年启动扩大地方试点工作,确保2017年实现营养改善计划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覆盖。同时,完善相关制度,加大督导检查力度,让任何单位、任何人不能从孩子嘴里“揩油”,用最严格的监管、最严肃的问责来确保舌尖上的安全。

 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下一步将做啥?

  教育部将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,紧紧围绕“让学生吃得营养又安全”的目标,突出重点、狠抓落实,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:

  1推动相关省份进一步扩大地方试点范围

  积极推动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开展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地方试点工作,要求相关省份切实加强省级统筹,认真摸清底数,制定详细工作方案;抓好关键环节,强化各项管理工作,把地方试点所需资金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保证,积极改善供餐条件,严格食品安全管理;尽快落实组织领导机构和配备必要的工作人员,认真落实营养改善计划相关制度措施,及时解决存在问题。今年启动扩大地方试点工作,确保2017年实现营养改善计划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覆盖。

  2紧抓“两个安全”不放松

  督促试点地区将新出台的《食品安全法》落到实处,确保所有学校食堂持证经营,进一步提高食堂供餐的比例,改进小伙房供餐条件,不断丰富供餐内容、改善供餐环境、提高供餐能力。将政府采购、集中招标落实到每一笔大宗原材料采购,严把“入口关”,坚决阻止不合格企业参与。完善相关制度,加大督导检查力度,让任何单位、任何人不能从孩子嘴里“揩油”,用最严格的监管、最严肃的问责来确保舌尖上的安全。

  3大力推行“阳光校餐”

  借助“阳光校餐”项目大数据平台,进一步提升这一民生政策的透明度,创新监管方式,实现营养改善计划执行规范化,学生营养科学化、标准化,把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水平提上一个新台阶,实现一个新跨越。

  4加强营养健康教育

  加大对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和营养师的培训力度,提高试点县和学校的营养配餐能力。积极会同相关部门统筹研究青少年营养健康标准等问题,将食物与营养知识纳入中小学课程,加强对教师、家长和学生的营养教育,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。探索开展“食育”教育,引导学生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;加强科学配餐指导,让学生吃的营养、吃的健康。

 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取得了啥成效?

 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五年来,陪伴了数千万中小学生的成长,基本消除了农村学生饿着肚皮上学的现象,明显改善了学生在校吃不上热饭的状况,有力保障了学生营养餐的食品安全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

1实施规模大,受益学生多


图片1.png    

   目前,已经有29个省份的13.7万所学校实施了营养改善计划,受益学生超过3360万。也就是说,每天有超过1/2的义务教育学校为学生提供营养餐,有近1/4的义务教育学生在校能吃上营养餐。其中,国家试点县699个,受益学生2097万人,实现国家试点实现连片特困地区全覆盖;地方试点县805个,受益学生1264万人,云南、贵州、西藏、陕西、甘肃等部分省份实现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全覆盖,四川实现67个民族待遇县所有义务教育学生全覆盖,有力的促进了教育公平。

  2学生营养状况有改善,社会反响良好

 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作为第三方开展的跟踪监测结果,试点地区学生的营养状况发生了积极变化,身高体重有所增长、身体素质有所改善、贫血率明显下降,营养不良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。家长和老师们都说,孩子们吃得比以前好,身体状况和精神面貌更好了,学习意愿和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,也养成了更加健康的生活习惯,参加体育运动的活力也大大增强了。这项计划顺应了群众期盼,体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,密切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,广大学生、家长、学校和社会各界对此都给予高度认可和热烈拥护。

  3对试点地区发展起到了有效带动作用

  五年来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近1600亿元资金,用于实施国家试点、奖励地方试点、改善就餐条件和补助困难学生,有力地支持了教育事业发展。按照目前的标准,国家给每生每天4元膳食补助,寄宿生加上“一补”后达到每天8-9元,基本能够解决贫困学生在校吃饭问题,减轻了贫困家庭的经济负担。同时,不少地方一方面鼓励试点学校就地取材,另一方面扶持农业龙头企业、建设农副产品生产基地,带动了当地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,支持了县域经济的发展。

 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主要做了哪些事?

  为实施好营养改善计划,让学生们既吃得上、吃得饱,又能吃得有营养、吃得安全,教育部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:

  1立规矩,把严格规范管理贯穿始终  

  2给补助,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

  3建食堂,大力改善学生就餐条件

  4抓安全,努力让学生吃的饱、吃的安全

  5做加法,汇聚众力为学生添营养

  6促公开,推动营养改善计划在阳光下运行

  链接

 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

  学生营养健康监测评估情况

  为全面了解和科学评价“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”(以下简称“学生营养改善计划”)的实施效果,进一步推广学生营养改善提供科学依据,在国家卫生计生委的领导下,2012年秋季开始,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组织各试点省、地、县疾控中心每年开展一次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。有关情况如下:

  1监测范围

  把22个省的699个国家试点县均列为常规监测县,收集各地“学生营养改善计划”实施情况以及食物供应和学生身高、体重、出勤等信息。同时,从每个省的常规监测县选取1~3个县作为重点监测县,共50个县,在常规监测基础上增加学生食物摄入、饮食行为、营养知识、学习成绩以及微量营养素营养状况生化指标。近年来,监测范围逐年提高,从2012年的414个县(59.2%)上升到了2015年的652个县(93.3%),包含12000多所学校、160余万名学生。

  2监测结果

  1.学生营养状况有所改善。身高和体重是反映儿童营养和健康状况的基本指标。通过实施“学生营养改善计划”,试点地区学生的平均身高和体重增长明显,高于全国农村学生平均增长速度。2015年,男、女生各年龄段的平均身高要比2012年高1.2cm-1.4cm,各年龄段男女生的平均体重多0.7kg和0.8kg。其中,6~11岁的小学生或者女生的平均身高和体重的增长幅度更为明显。

  微量营养素缺乏会影响中小学生的体格和智力发育、降低对疾病的抵抗力。通过实施“学生营养改善计划”,试点地区学生的微量营养素营养状况有所改善,如学生的贫血率下降、血清维生素A缺乏率减少。监测中小学生的贫血率从2012年的17.0%,降低到2013年的14.8%、2014年的13.5%和2015年的7.8%。

  2.学生的就餐状况改善。实施“学生营养改善计划”后,试点地区学生吃一日三餐的比例有所提高,学生每天吃到三餐的比例由2012年的89.6%上升到2015年的93.6%。反映“吃不饱”的学生减少,2015年学生反映午餐(2.9%)、晚餐(3.1%)“总吃不饱”的比例较2012年(4.7%和5.0%)略有下降。上午第3或4节课 “每天都感觉饿”的学生比例在2013年为5.7%,低于2012年(6.6%)。

  3.学生出勤率显著提高。国际经验表明,学校供餐能提高学生的健康状况,改善出勤。“学生营养改善计划”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试点地区学生的健康状况,减少了感冒等疾病的发生,提高了学生的出勤率。2013年,34.5%的学生反映过去一年“基本没有”发生过感冒,高于2012年(22.3%)。学生缺课率为26.5/万人日,低于2012年的35.9/万人日,无论是事假缺勤率、还是病假缺勤率都有所下降。

  3存在问题

  1.学校食堂营养配餐能力亟待提高。为解决基层食堂工作人员营养配餐能力低下的现状,全国学生营养办和营养所共同开发了“学生电子营养师(农村版)”,为学校食堂科学合理地进行营养配餐提供了实用工具。监测时发现,只有近十分之一的学校食堂在配餐时使用了“电子营养师”。

  2.学校食堂食物供应有待改进。学校食堂的食物供应情况与推荐量仍存在较大差距,主要是禽畜肉类、蛋类、奶制品和豆制品的供应不足。以4~6年级小学生为参考人群,学校食堂平均为每人每天提供粮谷类257克、蔬菜196克、禽畜肉66克、鸡蛋10克、豆制品7克。这些食物可以为学生每人每天提供能量1560千卡、蛋白质48克、铁14毫克、钙230毫克和维生素A75微克视黄醇当量,低于全国农村地区中小学生的主要营养素平均摄入量。

  3.学生营养知识水平待提高、饮食行为待改善。学生的营养知识主要来源于学校。但监测发现,学生对相关营养知识回答的正确率在20%-60%之间。同时,学生吃零食现象较为普遍,41.0%的学生“每天吃2次以上”零食;“每天花费1元及以上”购买零食的学生达到了66.6%,且寄宿生高于走读生。膨化食品和方便面是他们常吃的零食之一(超过40%),还有48.9%的学生“每天喝1杯及以上”饮料,他们最常喝的是碳酸饮料(42.9%)。

  4.学生生长发育状况仍处于落后水平。与全国学生生长发育相比,身高体重仍低于全国农村中小学生的平均水平,贫血率高于2010-2012年“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”全国农村学生的平均水平。 

 


    本文网址:http://cxszjy.com/show.asp?id=191
    读完这篇文章后,您心情如何?
    • 0
    • 0
    • 0
    • 0
    • 0
    • 0
    • 0
    • 0
    更多>>网友评论
    发表评论